-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战国时期玻璃珠为中国先民自制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8-07-13 15:35中新网成都7月12日电 (岳依桐)记者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颖东介绍,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包括青白江双元村墓地、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等。在这些墓葬的出土器物中,有一类数量不多但是很特别的器物——“蜻蜓眼”玻璃珠。
据悉,“蜻蜓眼”玻璃珠就是类似于蜻蜓复眼造型,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圆形玻璃珠,也常称为“镶嵌玻璃珠”“料珠”等。最初在公元前1500多年前的埃及被发现,之后在地中海沿岸、西亚、中亚等地流行,后经欧亚草原向东,通过游牧民族迁徙时随身携带或商贸等方式传入中国内地,于春秋末战国初传入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
研究发现,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蜻蜓眼”等玻璃珠饰,并非完全都是西方的钠钙玻璃系统。中国古代先民一直在利用当地资源技术条件学习和模仿玻璃制作,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制作出包括“蜻蜓眼”在内的玻璃制品,即铅钡玻璃和钾钙玻璃。
杨颖东表示,目前初步可以判断这些玻璃珠是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其中“蜻蜓眼”和部分绿色釉砂管全是钾钙玻璃,而部分灰黑色的釉砂管则是目前公认属于古代中国独有的铅钡玻璃种类。
据介绍,这些“蜻蜓眼”玻璃珠及管饰在材质和造型上多与长沙和荆州等地出土的玻璃产品类似,推测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产地,或受楚文化影响而产生。杨颖东表示,这类玻璃制品的最初创意仍然来自于西亚、埃及或地中海一带,反映了2000年之前古代先民的国际视野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意识。(完)
[责任编辑:CX真]
- 成都多家悠游堂停业顾客无法退款 律师:涉嫌诈骗 (2018-06-19)
- 成都将展出大量珍贵文物 古蜀第一床首次露面 (2018-06-06)
- 新疆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 (2018-05-31)
- 成都楼市新政后房源加快供应:两天入市4692套房源 (2018-05-25)
- 南京开放市场还清考古勘探债 确保先考古后用地 (2018-05-16)
- 川航一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 两名机组人员受伤 (2018-05-15)
- 南京农村修路挖出石碑 考古人员鉴定是清代文物 (2018-05-07)
- 2017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8-04-11)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