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收藏 > 藏界聚焦 > 正文

名家精品被集中收藏日益普遍

来源: 新浪收藏  2017-08-14 15:33
范增
范增

现在百分五六十的情况都是,在修复前对于建筑往后怎么使用都没有概念,修复后再考虑使用,或者不用。做博物馆是使用,办 公、生活,也同样是使用。相关人员应根据其价值考虑其使用方式……在修复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将来的使用,否则,真正到了使用的时候,又会对其产生破坏。对 于很多文物保护建筑,使用应该是常态,而非挂了牌子,就是圣物。不仅要考虑它的使用,同样要与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要让人感到舒适。例如北大红楼,开始只 使用风扇,不安装空调,到了夏天非常炎热。对于文物保护建筑的使用,也需要适应现代生活的原则,不能机械地理解这个问题。在故宫开咖啡馆是否合适?和环境 不协调?那么穿西服能参观故宫吗?故宫是今天的故宫。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在贝叶经收藏大家白十源的收藏室里,我发现范曾的画和其他古陶琉璃等珍品挤在一起,看似随意搁置,想见绝非易事。其实早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有 好画不卖不挂不让人看?比如我收藏的范曾书法对联,1993年到手后至今仍在最初的封存状态,针对上款的“海东方家雅藏”字样,家人曾开玩笑地评价:品相 全新,家人难见,有藏无雅,等同没有。把收藏雅趣弄成压箱底的事并不少见,随着进入收藏市场的各类大资金越来越多,囤积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上世纪末我在京 城一场日本回流专场拍卖会预展上,见到一批超大尺幅的当代名家纸本精品,包括吴冠中的江南水乡、黄胄的草原人物,估价多在百万上下,从交谈中得知,不少企 业准备参拍。毫无例外,这批罕见的大作在拍卖成交后集体隐身匿迹。当时一位在场的企业家告诉我,公司不缺钱就搁着当收藏了,出现亏损则可以用来高估平账。

——藏家于海东《名家精品的重复上拍率越来越低》

来源: 新快报

[责任编辑:曾真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