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内地艺术品市场何时才再有“爆发式”行情
来源: 新浪收藏 2017-10-26 14:42季涛
自从2011年秋拍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出现调整迹象以来已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期待中的 市场高峰依然没有到来。2015年,艺术品市场遭遇到了寒冬,市场触底迹象明显;而自2016年开始,市场似乎开始沿着一条“慢牛”的爬升通道逐渐走向复 苏,市场在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调整和上涨着。
而2017年上半年,内地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涨跌互现,业界看法褒贬不一、分歧明显。未来的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将如何发展?内地市场曾在 2003-2005和2009-2011年间出现过“爆发式”的上涨,那么,下一次“爆发”将会出现在什么时候?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尝试与大家进行 分享。
首先,“慢牛”市场也许会成为最近几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标志行情。原因不在于买家资金短缺,而在于投资理念向收藏理念的转变以及精品意识的不断 强化。拍卖场上的精品不断高价拍出,然后更会藏于“深闺”难以再现,“征集难”必将成为市场的常态;“僧多粥少”又必将推高艺术精品的价格;过高的价格必 然会引起买家的“恐高”,随之而来的是相邻“价格洼地”板块精品的价格上涨;因此而形成市场不同品种板块的轮动上涨。近几年,古代书画、佛像、古籍善本和 碑帖等古代品种的轮番上涨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市场持续轮动、精品受到追捧价格不断推高的结果,必然会拉大精品与普品间的价格差距;而普品的数量和价格总量都在市场上占有绝对权重,价差过大时,买家必然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关注艺术普品;而当普品普遍“补涨”时,市场的“爆发点”就会来到!
面对新买家不断进入的事实和业界日趋成熟的收藏意识,以及人们对于艺术品真品的追捧,拍卖行将如何应对?
1、企业对于拍品的学术挖掘和研究水平要不断强化,找出拍卖品的内涵价值和流传证据以提供内客户;
2、拍卖行要强化品牌意识。多年来, “假拍”、“拍假”、炒作的负面新闻影响了拍卖行业的整体形象,一次次短视的违规操作会伤及企业品牌,而这种伤害往往是长期的,难以挽回的。
3、面对市场的挑剔,拍卖行业的集中度必然进一步提高,货源,尤其那些精品、真品、“生货”,必然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家拍卖行身上。因此,拍卖行的市场竞争必然由过去粗放型的“知名度效应”逐步过度到对于企业美誉度、信誉度和服务品质上的追求。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金融化运作难以规模化。对于“爆发点”的到来难以有所贡献。理由有三点:其一,文物艺术品具有孤品特性,文 物艺术品的交易数量有限,但品种却十分广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具有各类鉴定、评估专家,这给金融运作带来附加的负担与时间和资金上的成本;其二,内地一年 中几百家企业的拍卖交易量才几百亿元,多数拍卖品的单价在十万元以下,标的数量少,单价通常较低。因而,对文物艺术品实行抵押贷款、保险、基金、信托等金 融手段运作程序繁琐,成本较高,与土地、房产、股权等大宗项目相比,往往不会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和欢迎;其三,由于文物艺术品真伪判定上的相对性,鉴定、 评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歧,很难找到“一槌定音”的裁决者,这一不确定性与金融机构精确量化的操作方式必然有所冲突。为避免经营风险,金融机构也许会找到 有实力的鉴定评估机构或拍卖行来分担风险。这也势必使得艺术品金融运作的规模和效率受到限制。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互联网拍卖艺术品难以做到取代传统市场,也不会对市场“爆发点”的到来有明显的帮助。目前在内地,网拍多用于经营那些真假容 易判断、价格不高(几万元以下)的艺术品。对于价格较高,鉴定难度很大,需要上手看货的文物艺术品或工艺品,网拍则有一定难度,主要障碍在于社会诚信度不 足和网拍企业品牌不强。当网络拍卖艺术品能够解决预展看货、物流邮寄的难题,当网络拍卖公司的品牌足够强悍时,当收藏家群体习惯了在“冷漠”的计算机旁选 择和购买艺术品时,互联网才有可能承担起高价值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责任。
[责任编辑:曾真真]
- 一句措辞改变引爆市场行情 黄金一度拉升7美元 (2018-05-03)
- 价格和基本面严重背离 市场迎来金银做多良机 (2018-05-03)
- 美不加息符合市场预期 黄金涨势昙花一现 (2018-05-03)
- 外资机构逐鹿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 WorldFirst递申请 (2018-05-03)
- FOMC决议引爆大行情 金融市场上演反转大戏 (2018-05-03)
- 福建:进一步加强精准调控 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8-05-02)
-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建厅通知:加强精准调控 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8-05-02)
- 这位亿万富翁将一半身家投入黄金 市场真的要崩盘了? (2018-05-02)
已有0条评论